【人物焦點】保羅賈麥提《滯留生 》後 從重要配角一躍成為主角

文 : 2024-05-09

保羅.賈麥提(Paul Giamatti)原本的夢想是要成為一名動畫師,不過後來他發現自己可能是呼麻呼到喪失判斷力了。

「我一開始想畫畫顯然是因為被呼麻影響,不過沒有抽我就啥也畫不出來了。當我告訴別人的時候,他們會說,『也許你只是太ㄎㄧㄤ所以自以為畫得很好而已』。可是當我在抽的時候,真的畫了一些好東西呀。但當我不碰的時候,卻是完全才氣盡失。真的是心好累!」保羅一表正經地解釋道。

不過當演員也不是他的第一志願,保羅坦承自己差一點點就成為《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裡面的亨哈姆老師真人版,他真的差點變成一個學者。畢竟自童年以來,他就在學術之家長大,他的父親巴特.賈麥提(Bart Giamatti)是耶魯大學校長,母親則是英語教師。甚至往上追溯到祖父母,也全是教師和學者。

|滯留生搶先版線上看>>MyVideo熱播中

從小浸泡在文學書海中

因此從小陪伴他長大的不是電影,而是經典文學。在耶魯大學就學期間,他的畢業論文寫的可是《白鯨記 Moby Dick》的作者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若要談起文學,保羅可以一路跟你從喬叟(Geoffrey Chaucer)聊到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再談到「克蘇魯大師」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好萊塢大概很少有演員的文學底子能與他匹敵。

不過在小學階段,保羅就已經發現自己的表演慾,他總是會打扮成木乃伊與狼人之類的角色自娛。儘管大學拿到的是英文學位,當時的他已經開始主動地活躍於劇場界,與經營劇場的女友一起打拚。

只是保羅當時卻有自知,他認為理論上自己得依循家族的期待走向學術領域,雖然他早就知道自己不適合,一想到自己的下半生就是關在圖書館研究中世紀文學之類的東西,他完全不能忍受。保羅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個性需要新的刺激,不能安於現狀。

成為演員的轉捩點

1989年是保羅人生的轉捩點,他的父親因為心臟病無預警過世。這固然是一場悲劇,但對於保羅來說卻也像是一個解放,做為家中老么,他得以去追求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戲劇領域。事實上,他也始終相信即便父親在世,肯定也會祝福他義無反顧地投入演員事業。因為他的老爹後來也「不務正業」,去當了美國大聯盟主席,還用編劇必修的英雄旅程來形容棒球賽事,在棒球界留下不少佳話。

保羅早期先從百老匯出發,因為獨特的表演風格與不凡的外型,他很快在影視圈獲得角色,曾與伍迪.艾倫(Woody Allen)兩度合作,逐漸嶄露頭角。1997年的《紐約鳥王 Private Parts》更使得他一舉成名,連知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都撰文稱讚他的精湛演出。

到了上個世紀末,各個名導都爭相找保羅參一腳。彼得.威爾(Peter Weir)請他演《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1998);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也為他在《搶救雷恩大兵 Saving Private Ryan》(1998)安排一角;米洛斯.福曼(Miloš Forman)的《月亮上的男人 Man on the Moon》(1999)當中也可看見保羅的吃重演出。

好幾年下來,保羅都被視為好萊塢不可或缺的角色演員(Character actor),頂多只能以配角戲份出現。第一個真正願意放手給他機會飾演掛上主角的,是亞歷山大.潘恩(Alexander Payne)。當保羅得知有機會與潘恩合作一部名為《尋找新方向 Sideways》(2004),連劇本都沒有讀完就答應了。

不過後來讀完整份完整的劇本之後,保羅才回過神來,心想著:「誰他媽會在乎葡萄酒啊?」

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尋找新方向》將成為一代經典小品,不僅將會闖進奧斯卡,還意外刺激了美國葡萄酒的酒莊發展。只是儘管外界看好,最後提名卻沒有他的份,保羅稱自己從來就不在乎,反而是他還得反過來去安慰大失所望的經紀人。

對事業藍圖通透

雖然對事業也確實有企圖心,但保羅認為自己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他以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為例,認為在好萊塢還是有長得帥,路才走得長。語重心長地說:「我甚至都不認為自己是這部電影的主角,這終究是個像是合唱團的演出⋯⋯如果海報上放上我的尊容,人們恐怕就不會去看戲了。」

也許是出自於對他的補償,奧斯卡隔年在拳擊電影《最後一擊 Cinderella Man》(2005)之中提名了保羅。不過保羅卻反而覺得慚愧,公開地說自己根本就演的不夠好。有別於許多好萊塢演員為了得到關注、爭取拿獎機會,保羅一向都是真性情以對,從來不講違心之論,而且也從來不避諱拿自己的身形開玩笑,總是脫口說自己「又矮又胖」。當別的演員在擺脫定型時,他卻是一派輕鬆地說被定型根本無傷大雅。

雖然沒有以《尋找新方向》獲得奧斯卡提名,但保羅不否認這部片從此改變了他的演藝事業。他說自從這部片受到矚目,之後二十多年,他再也沒有參加過一次海選試鏡。開始有更多好的角色找上他出演,還經常能領銜主演,例如《巴尼正傳 Barney’s Version》(2010)等作。

而亞歷山大.潘恩其實都一直默默等候與保羅的第二度合作,兩人總是談到要再一起做點什麼,想也沒想到一等就是二十年。潘恩曾在受訪時坦言自己在導言生涯中遇到過很多優秀的演員,但他與保羅過去建立的革命情感,卻是無人能取代。

對於保羅來說也是,首先他認為潘恩比自己更聰明、更有對萬物的洞察力,而且在他拍攝現場沒有階級制度,潘恩連跟臨時演員都能打成一片,完全沒有大導演的架子。他強調自己是何其有幸,不僅能跟潘恩合作一次,居然還能有第二次。

演出《滯留生》後一躍成為鎂光燈焦點

在兩人二度合作的《滯留生》之中,保羅飾演的是一名脾氣暴躁的孤僻老師,在耶誕節假期之中,他必須負責在學校照顧無法回家過節的同學,直到後來變成他得一個人與性格頑劣的少年安格斯大眼瞪小眼。不過隨著兩人關係日趨親密,雙方也開始敲開了對方的心房,娓娓道出真心誠意。片中飾演安格斯的多明尼克.塞薩(Dominic Sessa)甚至是第一次演出,「師生戲」無論在戲裡還是戲外都成立。

因為這部電影的表演,保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提名,不過最終得主是運勢更旺的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最終在高度呼聲下落馬。回顧保羅的豁達人生觀,這可能算不上什麼嚴重的打擊。對他而言,還有很多類型想要繼續挑戰,包括西部片、科幻片、恐怖片類型,保羅也特別提到自己差一點能與大衛.林區(David Lynch)合作,而他始終抱持與他合作的希望。

離開了早年與自己更有淵源的學術圈子,保羅卻也找到了另一個家,那就是充滿著更多歷險、更多不確定性的電影事業,就像他的紅襪隊球迷父親在過世之前在棒球界找到歸宿,他也一樣。在接受《Collider》採訪時曾特別談到了是枝裕和對他的啟發,他引用了《小偷家族 Shoplifters》(2018)的一段對白:「有時候真正的家不是你出生的那個家,而是你後來找尋到的那個。」

對了,要特別強調的是,在這次的《滯留生》之中,保羅出現在了海報上頭,他不再是被隱去的小人物,而是能夠掛上頭牌的男演員了。

各位影迷,你最喜歡哪一部保羅.賈麥提演出的電影呢?

|滯留生搶先版線上看>>MyVideo熱播中

▲ 本文轉錄自 無影無蹤 粉絲專頁

邀請您留言鼓勵MyVideo並給5星好評!

還喜歡使用MyVideo 嗎?邀請您到軟體商店為MyVideo 留言鼓勵並給5星評分支持!
iOS: https://pse.is/5vzade
GooglePlay: https://pse.is/5vza7a

延伸閱讀

▎《沙丘2》彩蛋線上看:弗瑞曼人語言、沙丘美學受王家衛影響?

▎《沙丘2》電影評價:以預言之名造浪的政治驚悚片|香功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