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禮習俗有哪些?從《父後七日》來看台灣喪禮習俗

文 : 2020-07-28

文 / awoo(Kai, Hester)

 

三金影帝吳朋奉的驟逝讓許多人驚訝不已, V 編的社群平台上也出現了許多粉絲用吳朋奉在《父後七日》內自創的台語詩「幹天幹地幹命運幹社會」來緬懷這位「詩人道士」。《父後七日》利用詼諧、誇張的黑色幽默來表現道教與台灣的喪禮習俗。現在就跟著 V 編一起來回顧劇中出現了哪些台灣喪禮習俗吧!

延伸閱讀:細數影帝吳朋奉電影與MV作品,從《父後七日》到《浪流連》

台灣道教喪禮習俗流程

在解析《父後七日》內有哪些道教的喪禮習俗前,V 編先簡單帶各位看一下一般道教的喪禮習俗流程,方便大家更加了解以下的說明。不過依派系與地方區域不同,在部分儀式和細節上會有所差異,因此 V 編只會介紹大略的流程,細節還是得依各家信仰為準。

  1. 安置遺體:以往會安置在家中神明廳,但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現在大多會直接移置殯儀館,請醫院配合的禮儀公司或認識的道長協助處理。假設死者在家中過世,就必須先用米篩或紅紙遮住神明和祖先牌位,避免不敬,等大殮入棺後再除去。
  2. 立「招魂幡」與靈位:為了避免死者的魂魄消散,道士會立一支招魂幡與臨時的牌位,讓魂魄暫時有所依歸。
  3. 發喪:俗稱的報白,告知親友與左右鄰居死者逝世的消息。
  4. 誦經與拔度科儀:這部分依派系與區域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大方向都是為了讓死者聽經文,參拜眾神以求諸神讓死者早入天界。
  5. 告別式、火化/安葬:安葬時會有「祀后土」、「點主」、「祭墓」等科儀,安葬後,還要由長子或長孫換上乾淨衣服將神主牌迎回家中供奉,待逝世週年後,還有對年、合爐等儀式。

父後七日內的喪禮習俗

留最後一口氣招魂

在傳統的習俗中,必須在自家中過世才是「壽終正寢」,才算得上是「善終」。而正寢指的是家中的正廳、神明廳,在家裡最神聖重要的地方,被親人子孫們圍繞著,嚥下最後一口氣,代表圓滿走完人生的路。

《父後七日》內,劇中為了留一口氣回家,女主角阿梅接到醫院通知後,匆匆忙忙趕到醫院,卻被醫護人員催促著趕緊辦手續帶父親回家。

更衣與燒腳尾錢

將病危家人或遺體放置在神明廳後就要準備舖放水舖,俗稱「併廳」,併廳後就要舖水舖,並且死者過世前或後,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替死者沐浴更衣,換上壽衣。

之後在死者腳邊擺上插有筷子、鴨蛋的腳尾飯,並且用桶子不斷地燒紙錢,也就是俗稱的燒腳尾錢,目的是給死者作為往陰間路上的盤纏與沿路照明。所以焚燒腳尾錢時也不可一大疊直接燒,必須一張一張燒,代表死者一步一步前進時的引領與陪伴。

服喪戴孝

主要是利用喪服來區分戴孝者與死者的身份,倘若死者是男性,那麼親族一律戴左邊,通常喪服以白布為主,依據與死者關係親疏,喪服的布料也有所區別。大家最常看到的「披麻戴孝」中的麻布,就是死者的子女、兒媳、長孫穿的,以示哀悼。

發喪

發喪又稱為「報白」,主要是讓家族內的親戚與死者的親友們知道死者已經過世,同時也讓左鄰右舍有一個心理準備。以往必須由親屬親自登門報喪,但現在大多是以電話報喪,接著再寄送訃聞給家族親友。

迎棺與乞水

迎棺又稱為「接棺」,就字面上來看就是由至少兩個人吹嗩吶護送棺材回到喪家,途中若遇到十字路口或橋頭,就得放銀紙或紅布。等棺材到達喪家門口時,所有的親人都要穿著孝服啼哭,迎接棺材進門。

而乞水又稱為「請水」,主要由孝子孝孫穿著孝服排隊到溪畔取活水回來幫死者沐浴。後來為了方便就改成在戶外放桶水,由孝男燒銀紙、以銅板擲筊祈求水公、水婆答應供水,把銅板丟入水中後才能把水舀回家使用。

入殮直到出殯

入殮就是將遺體放入棺木內,在棺木內放滿庫錢、銀紙與生前用品,而道士會在旁邊念吉祥話,子孫要在旁邊大聲回應。而後就是按表操課地誦經、折紙蓮花、燒庫銀、燒紙厝直到出殯。


按時辰嚎啕大哭的孝女白琴,哭越大聲表示對死者越尊重

好啦,今天的台灣道教喪禮習俗就介紹到這邊!有興趣的朋友們歡迎直接線上看《父後七日》,看劇中如何以黑色幽默的方式來諷刺台灣喪禮的濫情,帶大家省思喪禮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