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健 x 阿部寬 x 林遣都《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影評:求救的話,會有人來救你的|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文 : 2022-08-09

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稱為「生活保護制度」,是根據《生活保護法》和《日本國憲法》制定、由地方各級政府列入預算,以平等與補充性原則為主,針對窮人或者是弱勢族群直接發給金錢援助、給予需要者於生活上的最低保障的社會福利制度。

▎《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 >> MyVideo 線上看

而生活保護制度的另一個主要目標是,促進那些即使利用所有資產和能力仍然需要生活的人的獨立性,也因此若名下有任何土地或者房產,相關單位會先請申請者出售;有能力工作賺錢,相關單位會先請申請者工作;有額外申請養老金或其他補助津貼,相關單位會請申請者利用;有親屬能夠提供幫助,相關單會請申請者求助,「讓真正需要的人得到保護」是生活保護制度一大宗旨。制度內容亦會根據申請者需要提供八種類型的援助,例如生活援助、住房援助、教育援助、醫療援助等等,而整個申請過程看似簡單時則繁瑣,從最初的諮詢、申請文件準備、提出申請、接受包括家庭訪查、存款與儲蓄、房產、養老金、就業潛力等等的調查是否符合資格、接著確定申請者需要被保護後,最後便是依據國家標準計算申請人家庭的最低生活費用減去全部收入後的金額,當作保護費用按月支付。

但是除了申請程序繁雜與過程漫長之外,生活保護制度或許對於日本人來說最大的問題是,這似乎和影響日本人至深的「恥感文化」是違背的。過去我們最常聽到的,是日本武士在戰敗後寧可切腹自盡已保尊嚴,因為對自尊心強烈的日本武士而言,戰敗是可恥的、是恥辱的,他們無法接受別人譏諷自己的失敗,既以失敗為恥,就以極端行為、例如切腹自盡來洗刷恥辱,這是恥感文化的一種社會體現。儘管隨著時代變遷武士切腹這樣的事情不會再發生,但不代表恥感文化就此從日本社會消失,日本人從小就被教育不能麻煩別人,被大人教導著若麻煩到別人是羞恥的,甚至說整個社會都奉行著不要麻煩他人為生活原則,所以即便日本人在談論到社會福利時,會提到「自助(自己幫助自己)」、「共助(互相幫助)」還有「公助(尋求公家機關幫助)」,然在「以麻煩他人為恥」的想法之下,能夠不要麻煩別人就絕對不去麻煩別人,或許他們就像是現代的日本武士,寧可死也不要羞恥而亡。

改編自小說家中山七里同名小說的《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正是以生活保護制度為題材,試圖從公家機關、當事者與旁觀者等不同角度與立場,來探討著生活保護制度所存在著的問題,以及剛剛提到過的和日本恥感文化間的矛盾,試著釐清與分析那所謂的「得不到保護的人」為什麼「得不到保護」的原因、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才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是過度被濫用導致供不應求申請不到?是申請條件過於嚴苛不得不打退堂鼓?是機關單位為了省麻煩而勸申請人放棄?又或者是不想麻煩政府的恥感作祟?而對於生活保護制度,負責作業的公家機關人員、提出申請的民眾、放棄申請的民眾、濫用保護費用的民眾,還有像是利根泰久和官官這樣毫無血緣關係、可卻擔心著惠婆婆生活困苦而要她去申請保護的人,都是怎麼想的?《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以懸疑推理劇的形式包裝電影,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順勢拋出制度造成的諸多問題與影響,要觀眾跟著去思考。

坦白來說《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劇情相當普通,雖然電影以懸疑推理劇的形式來包裝,想藉著一起連續兇殺案來製造高潮起伏,更想藉著在查出兇手犯案動機背後藏著的悲傷過往後,來讓生活保護制度更加被人重視。但比較可惜的是出發點很好,可執行面上不是很令人滿意,太刻意的想要讓觀眾去認為兇手就是利根泰久反而有點反效果,基本上相信常看懸疑推理劇、甚至常看電影的觀眾,幾乎不會去相信最後的兇手就是泰久這太過明顯到變成不可能的結果,而也是調查展開沒多久就能確定真兇就是當年的官官、也就是後來的圓山幹子。或許就是因為這樣子讓電影少了些懸疑推理劇所會有的趣味性,以至於劇情跟著議題本身變得稍微沉重且嚴肅,加上敘事節奏不夠緊湊,一個不小心就讓電影沉悶了起來。所以整體看《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於「劇情」上是無趣乏悶了點,娛樂性不是太高。

導演瀨瀨敬久、或者就連原作者中山七里可能都是,沒有特別的去想過在這部電影裡誰是善的那方、而誰又是惡的那方,在他們的眼裡不論是誰其實都是被害者、都是被彼此因為身分、立場不同而看待「生活保護制度」也跟著有所不同導致間接或是直接被傷害到了的被害者。就圓山幹子和利根泰久立場來看,身為負責申辦生活保護申請業務的上崎、出雲還有負責裁定核准的主管,他們的責任就是代表政府去保護像惠婆婆這樣需要被保護的人,而不是在惠婆婆因為擔心斷聯多年、從出生就送給別人養的女兒知道有她這個生母的存在而打算簽下放棄申請同意書的時候,不阻止她放棄求救機會,讓她最後獨自死在港邊小屋。可對出雲等人而言,他們負責的就是這樣子「被動的」協助與接受申請,且按照相關規定來看的話,當然會先勸惠婆婆去依靠她的女兒,「不主動」去做超出制度外的事,也盡可能的把需要留給其他更需要的人,才是他們的職責所在。沒有誰對誰錯,就只是缺少互相理解的無奈了。

 

「人只會擔心別人,不會擔心自己的。」

當然出雲等人不勸阻惠婆婆放棄申請的真正原因,是想要能省事就省事,畢竟他們也是人、也是會累的,當311大地震事發過後,工作量可以說是一夜劇增,面對幾乎難以消完的申請文件,不減反增的不是工作熱情,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倦怠感。機關單位的消極處理,加上惠婆婆內心不願麻煩女兒與政府,才讓憾事發生,也是因為當年的遺憾成了圓山幹子的怒火,於多年後點燃燒到了出雲等人的身上。只是《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想說的終究不是一個小女孩長大復仇的故事,而是想藉著圓山幹子的行動去試試制度上的改變可能,她不同於出雲等人、是主動的去協助那些要幫助的人,當這些人就像惠婆婆一樣擔心麻煩到別人時,告訴他們「能夠活下去才是重要的,哪怕得把羞恥心放在一邊的去求救」。就如同那句「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也許你會覺得丟臉,但有的時候為了自己自私點沒什麼不對,「記得大聲求救,會有人來救你的」是整部電影想讓每個人、每個深受恥感文化影響的日本人都知道的一句話。就算手段激烈了點,可我想透過圓山幹子的行動、「摀住出雲等人的口不讓他們呼救,想讓他們體會求助無門的痛苦與恐懼」,更有種想要提醒政府圓山幹子為民眾做的事,才該是政府應該要去努力的方向。

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最可惜的莫過於就算劇情不是重點、議題的重要性才是,可畢竟都花時間構思一起案件來包裝了,就難免希望劇情能夠更有張力、於編排上更用心,而不是讓人感覺有點隨意。光圓山幹子能夠在競選總部將上崎綁走、居然警方還追查不到是誰,還僅用失蹤來稱之的這點我就不太相信,即使那是跟朋友借來的辦公室,也應該還是會設置監視器,至少在房子周圍、像是街道都該有監視器,即便你看不到綁匪的臉也該知道綁匪把人帶到哪,何況這裡不是像前兩起案件那樣是在無人使用的廢棄公寓或是偏遠雞舍,刻意的想要讓觀眾因真相大白後的恍然大悟而驚訝,結果卻是差強人意。此外,實在不認為最後利根泰久和笘條的談話有任何必要性,明白或是想要讓每個曾和笘條同樣經歷過失去摯愛的傷痛的人懂得放下、學習釋然,不要把自己繼續活在罪惡感裡,想要帶給這樣的人們這樣的希望,但這樣的結果安排不僅突然而且還有點矯情,更讓沒什麼發揮的阿部寬飾演的笘條淪為好像只是為了帶出這結論而生的尷尬角色。

總結來說,《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是部若劇情能夠再好一些就可以更好的電影。

 

 

▲ 本文轉錄自老子不負責電影文部落格

 

▎《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 >> MyVideo 線上看

 

 

|延伸閱讀|

▎《聖地X》影評:第二次的初見面|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漁港的肉子》影評:笑看一切、吃待一切的人生哲學|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