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焦點】黃姵嘉:記憶和想像可能是絆腳石,人只能掌握此時此刻

文 : 2024-06-14

近日,家庭生活喜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第二季開播了,黃姵嘉再度飾演劇中那位天真坦率、時不時少根筋的媳婦奚伊鷗(小鷗),不同於以往角色的正義形象,這一回黃姵嘉還覺察到小鷗的脆弱,「小鷗雖然個性正義、十分外向,但也有敏感的一面,內心渴望愛。」小鷗的脆弱面,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黃姵嘉的,「我也是有一點點缺愛。」今年初,黃姵嘉接連遭逢了父喪和失戀雙重打擊,她仍在一點一滴消化這些情緒,有朝一日,這些經歷都將轉化成養分,幫助她在鏡頭前好好地去活出另一個人,「要當演員不能為自己留後路,演員是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角色的生命。」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2線上看>>MyVideo熱播中

擺脫肢體束縛  讓身體恢復原廠設定

黃姵嘉的專長一直都是舞蹈,從幼稚園跳到北藝大,芭蕾、民族舞都學過,後來為什麼成為演員?她說是「因緣際會」。「我從小跳舞,沒想過未來還可以做什麼,但遇見天賦會有一個Sign。」而這個Sign,就是高中時參與MV拍攝,雖然也只是在舞群中跳著芭蕾舞,「但一切都是那麼新鮮,我甚至都不會緊張,完全沒有鏡頭焦慮。」2008年黃姵嘉正式出道,第一次演戲是在導演鄭芬芬執導的《查無此人》中擔任女配角,「我個性有一點內向慢熟,但在拍攝時我不用當我自己,這讓我很快樂。在演戲的過程中,像是把生命的廣度無限擴張。」隔年,她就憑藉《查無此人》入圍台北電影節及金鐘獎。

第一次演戲就入圍大獎,之後又多次入圍金馬、金鐘,黃姵嘉在演戲上的天份無庸置疑,但不代表不會碰到瓶頸。例如在拍攝電影《寶米恰恰》時,黃姵嘉突然發現,從小學舞的身體竟然不聽使喚了!原來受過舞蹈訓練的人,對肢體動作的細節特別在意,一般人會站這麼挺嗎?這個角色走路應該外八、還是內八呢?對角色的思考越深入,黃姵嘉對肢體的反應就越迷茫,「舞蹈是用肢體呈現作品的內涵和情感,當演出的角色不是一個舞者,那我的手應該要怎麼擺呢?」黃姵嘉花了一點時間,才不再執著於肢體的形態,讓身體回復「原廠設定」,真真切切地回到一個沒有學過舞的普通人狀態。

|寶米恰恰線上看>>MyVideo熱播中

黃姵嘉自小習舞,未曾想卻在戲劇界開拓出人生的另一條路。(圖片提供/黃姵嘉)

把自己歸零 為角色調製最佳配方

出境事務所》是黃姵嘉表演生涯中的重要作品。該劇幕前、幕後陣容十分強大,編劇是呂蒔媛、導演是許肇任,主演除了黃姵嘉,還有吳慷仁柯淑勤、 謝瓊煖等實力派演員。「直到2015年演完《出境事務所》之後,我才有底氣稱自己是演員。」黃姵嘉說,當時參與這部戲演出的都是硬底子演員,給她帶來很大的壓力,但也因為這些壓力而隨時處在一個很敏銳的狀態,可以觀察並吸收大家優秀的表演技巧,柯淑勤的演出更讓她至今印象深刻,「柯姐太厲害了!一個眼神就能表達千言萬語,你就知道她的底蘊有多厚,外在表演的『形』有多強!」

|出境事務所線上看>>MyVideo熱播中

後來,黃姵嘉陸續與許多角色相遇,逐一磨練身為演員的心(情緒控制)、技(演出技巧)、體(身體狀況)。「我們沒辦法真的變成角色,因為你就是你,不可能脫胎換骨變成另一個人。」黃姵嘉很清楚演員的極限,但人有很多面向,演員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歸零、檢視角色,並從自己的眾多面向中,挑出適合角色的特質,再加以「配比」。例如小鷗這個角色講話大聲、個性雞婆,所以她的方式就是把自己外向的那一面放大到80%,敏感的部分縮小到20%,「所以我抽離角色不太需要時間,因為她就是我的一部分,我只是讓自己靠近她,演完了我還是我,離開就好了。」

將演戲當成修行,始終抱著敬畏之心的黃姵嘉,在2018年憑藉客家電視台時代劇《台北歌手》中,「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的紅粉知己蘇玉蘭一角,贏得了第53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女主角獎。

|台北歌手線上看>>MyVideo熱播中

黃姵嘉在《我的婆婆》飾演個性雞婆的小媳婦奚伊鷗。(圖片提供/公視、東森、LINE TV)

《婆婆》小鷗的脆弱她懂

雖然一度為「肢體」所苦,但往後肢體也成為黃姵嘉進入角色的入門磚,她會為角色設計動作。以小鷗為例,黃姵嘉從角色的個性切入,設想她會如何吃飯、如何睡覺、如何走路,「因為個性很急,小鷗走路很大步!」甚至連平時脊椎是直、是彎也要考慮,「照理說,小鷗的個性很正義,脊椎應該要永遠很挺,可是她的脊椎不是很挺,因為她內心有很敏感、脆弱的那一部分。」

在黃姵嘉眼中,小鷗幫婆婆留住餅店、助男友發貴創業,所作所為幾乎都是為了別人,完全忘了照顧自己,但這樣的情況到了《婆婆2》中後段,將慢慢出現轉機,「她會開始正視自己內心的需求,不再只為別人努力。」

對黃姵嘉而言,當演員最重要的事,就是誠實面對自己,「如果不勇敢、誠實地面對自己,不把內心真正的脆弱、恐懼坦露給觀眾看,你如何能理解角色的情緒流動和心理狀態?要先足夠理解自己,才有辦法去理解角色。」

黃姵嘉自認很了解自己,「我一直知道自己的脆弱在那裡,也可以完全理解為什麼小鷗會那麼渴望愛。」她談到,追根究底,小鷗的脆弱源於自私的媽媽,雖然媽媽很有錢,讓她從小衣食無虞,但在情感面一直不足,她會非常依賴一個愛她的人,她知道發貴愛她,所以願意為他付出,甚至擱置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她全心全意只想為了她愛的人付出,這點我是可以理解的。」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2線上看>>MyVideo熱播中

黃姵嘉飾演的小鷗即將在《我的婆婆2》迎來人生重大轉折。(圖片提供/公視、東森、LINE TV)

自我覺察學習讓悲傷 Move On

談到自己的脆弱面,黃姵嘉說,「我也是有一點點缺愛。」她是外公外婆帶大的,父母親平日忙於工作,只有在週末才能來看她,黃姵嘉原本並沒有意識到童年經歷對自己的影響,直到有次靜心冥想時,腦袋突然浮現一個畫面,四、五歲的她站在紗窗前,看著爸媽開車離開的背影,「我不記得自己有沒有哭,但一定會有不捨,會希望爸媽留下來陪我,這可能是我長大以後,對愛總有某些渴求的原因吧。」幸運的是,長大後的黃姵嘉和父母關係很不錯,「我們很和諧、很快樂地生活,我不需要療癒小時候的自己,這對我來說就夠了。」

每天做瑜珈、冥想一個多小時,黃姵嘉透過這樣的方式內觀自己,「當你在冥想時,思緒沒那麼活躍,不去想日常生活的事情,潛意識才可能浮出來。」今年3月,黃姵嘉的父親驟然離世,緊接著交往近2年的男友無預警提出分手,短時間內要同時面對生離死別,箇中煎熬可想而知。也是得益於多年瑜珈和冥想的訓練,黃姵嘉並沒有放任自己沉溺在自怨自艾之中,「只有我可以把自己從情緒牢籠裡救出來,怎麼樣外求都沒用。只有和情緒對話、和解、放下,才有辦法Move On。」

黃姵嘉與父母親的感情很好。(圖片提供/黃姵嘉)

把破碎的自己拼回來 人心應該像湖水平靜

黃姵嘉曾在社群分享,「記憶」和「想像」是人類最寶貴的兩個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因這些能力而受困,因為記憶和想像也可能是絆腳石。她解釋,記憶是關於過去,但它已經過去了,例如失敗的經驗、悲傷的回憶,而想像是關於未來,是還沒發生的事,不需要過分擔心恐懼,想像自己做不到什麼事,「即使可以改變過去,你也不見得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你,那就是人類又想像出來的煩惱。所以,你為什麼要想像那麼多煩惱,來擾亂現在的你?你擁有的是此時此刻,這是可以靠意志改變的事。」


最近,黃姵嘉正專注閱讀印度瑜珈士薩古魯所著之《一個瑜伽士的內在喜悅工程:轉心向內 即是出路》,這本書為她帶來很大的療癒力量, 「我也常常問自己,這個階段要的是什麼?在工作方面,當然是挑戰更具突破性的角色;至於生活,我期待自己能夠平靜地面對各種事情,像湖水一樣平靜,因為隨波起舞是一種內耗。」她笑得坦然,如此深信。

在人生低谷時選擇直面內心,黃姵嘉正在學習掌握每一個當下。(圖片提供/黃姵嘉)

撰文/許容榕

▲ 本文轉錄自 臺北文創

邀請您留言鼓勵MyVideo並給5星好評!

還喜歡使用MyVideo 嗎?邀請您到軟體商店為MyVideo 留言鼓勵並給5星評分支持!
iOS: https://pse.is/5vzade
GooglePlay: https://pse.is/5vza7a

延伸閱讀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2》收視破紀錄!8劇情演員看點:鍾欣凌變媳婦對付惡婆婆?|MyVideo線上看

▎2024台劇推薦前10:《不夠善良的我們》、《Netflix愛愛內含光》、《商魂》、《誰是被害者2》線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