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woo(Kai, Hester)
《76号恐怖書店》系列短片開播以來,討論度最高的莫過於由《恐懼罐頭》小說改編的《飢餓》,在不斷迴圈的場景中,用著詼諧又懸疑的方式來闡述作惡多端的人會如何在永無止盡的業障輪迴裡,反覆經歷自己種下的苦果。(以下有雷,還沒看的朋友們請斟酌閱讀)
隨著場景不停切換,一下子開著卡車在街道上覓食,一下子又跳回監獄裡,一會兒回到重複迴圈的場景中,有些朋友們看完可能還是會覺得「霧煞煞」。沒關係,就讓 V 編來給大家翻譯翻譯。但在這之前要先和各位聊聊餓鬼道的故事。
「一切餓鬼皆為慳貪、嫉妒因緣,生於彼處,以種種心造種種業,行種種行,種種住處,種種飢渴,自燒其身。」在《飢餓》場景的一開始,出現了這樣的一段文字,源自於《正法念處經. 餓鬼品》,講的就是三惡道中的餓鬼道。在餓鬼道中,因著不同的業力又分成 36 種餓鬼,長時間飽受飢餓折磨。
什麼原因或怎樣的人會墜入餓鬼道的輪迴呢?簡單的說就是「貪欲」,從經文裡「一切餓鬼皆為慳貪嫉妒因緣,生於彼處。」中就可得知,凡是吝嗇、貪心、嫉妒者就會種下餓鬼因,落入餓鬼道,成為「餓鬼」。餓鬼和我們認知的「鬼」又不太相同,餓鬼和人一樣,是六道的一部份,擁有色身(物質身),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餓鬼」會受飢餓所折磨的原因吧。
餓鬼道的由來是什麼呢?根據佛經,餓鬼道原本隸屬於地獄道,但佛陀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連,不忍心看母親在地獄受苦,於是就大鬧地府,用佛祖賜予的禪杖,打破地府之門,私放餓鬼八百萬。不過,餓鬼即便逃出地獄,卻還是不能吃東西,目犍連只好求助佛祖,佛祖便要求在七月十五日舉辦法會,將五果放入盆中、供養十方僧人,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這就是中元節(盂蘭盆節)和餓鬼道的由來。
對於餓鬼道的原因與故事有基礎的了解後,我們再回頭來看看恐懼罐頭的《飢餓》裡藏著哪些和餓鬼道故事相關的蛛絲馬跡吧!
再次提醒:以下內容有雷,還沒看的朋友們趁現在離開還來得及喔:)
好啦,大家對於《飢餓》還有什麼疑惑或想法嗎?歡迎留言和 V編分享你們的感想與看法唷!